導 演: Christopher Nolan
演 員: Christian Bale、Michael Caine、Heath Ledger、Gary Oldman、Aaron Eckhart、Morgan Freeman、William Fichtner
『Why so serious??』
從看完電影到現在已經一段時間了,我一直很喜歡Nolan所營造出來的這種灰色調調,雖然以前的蝙蝠俠系列也是保持著這個黑暗騎士應有的暗色系,但不過,這一次所營造出來的卻是更貼近這個現實世界的灰暗。
Heath Ledger扮演的小丑應該會在影史留下一個瘋狂與兇殘的經典地位,雖然扮演瘋狂一向是Jack Nicholson的強項,在【蝙蝠俠/Batman】裡,Jack Nicholson所扮演的小丑那種瘋狂與混亂的展現相當充分,但或許在現在的觀影者來說總多了那麼點
「戲劇化」的誇張,而Heath Ledger的小丑卻展現出一種較具「真實性」的瘋狂,沒有太多誇張的動作表示,只憑著瘋狂作為、挑戰人性的言語跟想法和偶爾舔著嘴唇的異常感,反倒讓我們更能接受這樣的一個小丑,也讓蝙蝠俠在Nolan手中跟Heath Ledger的表演下—成為一部真正的「成人電影」。
透過大量的爆破場面,Nolan似乎要以這樣的爆炸性喚起911帶給現代人對於「恐懼」和「恐怖」的印象,即便是為了政治或是宗教為行動信念的恐怖份子就如同Heath Ledger的小丑—是那麼喜歡混亂跟操弄人性,比起Jack Nicholson的小丑總有著「莫名死忠」的壞蛋小跟班比起來,這一個世代的小丑跟班有了參與小丑瘋狂行動的動機與理由,與其說,Heath Ledger把小丑演得令人害怕,倒不如也將掌聲賞給Nolan讓這群高譚市的罪犯有了從事犯罪的動機與立場,也進而讓小丑可以玩弄著黑白兩道的人性...呈現了在後冷戰時代裡潛藏在任何團體、族群、國家、利益群的「陰謀者」這樣一個角色。
【蝙蝠俠:黑暗騎士】創造出這樣的一個小丑無疑地也讓恐怖主義氣氛瀰漫的這一個世代,去重新省思「混亂」和「崩解」無非是源自於對人性負面的假定與猜忌,而小丑也從開始到最後所做的每一場人性大考驗也是這樣地推定並預料出那種混亂的結果和崩解的人際關係,這也導致連黑幫份子對小丑也是相當的頭痛,畢竟只有如小丑般瘋狂的人才會喜歡這麼混亂的世界—而這也讓小丑成為本片中最「單純」的角色,象徵著「純粹的惡」。
但與其繼續跟許多觀影心得著墨在小丑、蝙蝠俠跟哈維的心理探討,我寧可大膽地推測Nolan應該是假小丑之手行探討911對美國人影響之實,為何呢?我想可以看看這一張海報,這一張蝙蝠俠站在具有911意象的失火大樓前,是不是有點意味,再想想電影中小丑喜愛用炸彈跟火焰來製造高譚市的恐慌,實在不能不去朝911來思考,Nolan很有可能意圖用這一部電影來呈現迄今影響仍存在全球的重大事件,對美國社會所造成的衝擊還有秩序的破壞,也大膽地揭露出政府公權在面對這樣的衝擊時,也可能打破既定的規範—就像是蝙蝠俠違反司法管轄權將幫助黑幫洗錢的人捉回高譚市一樣。
但在這部電影裡面,真正代表美國政府的倒不是無敵的蝙蝠俠,而是如同太陽神阿波羅般英俊勇敢的白色騎士—丹特哈維,而蝙蝠俠呢?哈,大概可以代表任何一個情治單位吧!FBI也好、CIA也罷,這一個可以承受世人罵名的「黑暗騎士」,所以這位「有錢」的黑暗騎士當然可以像任何一個情治單位一樣,用大量的金錢去研發打擊犯罪所需要的物品,包括電影最後那一套嚇死人的手機監控系統,這也透露出自從911之後,美國社會就進入一種政府強力侵犯基本權的無可奈何現狀,或許,Nolan也認為這樣的老大哥系統不應該存在美國社會之中,但不幸的是,在「立即且急迫」的危機情狀存在下,這樣的一套系統似乎成了打擊恐怖小丑的必需品。
我個人覺得,蝙蝠俠在丹特哈維掛點後把醜陋的半邊臉轉到俊秀的半邊臉的動作其實也相當寫實地呈現美國反恐戰爭中所需要的「美國政府」—正義、光明和希望。
所以即便這個「雙面人」違法地幹掉幾個內鬼,蝙蝠俠也得去背下這個黑鍋,畢竟這也是讓反恐戰爭繼續存在的唯一理由—為好人復仇,或許,哈維也就是代表著世貿大樓裡那些無辜的罹難者跟「被欺負」的美國布希政府(即便布希家族的底不乾淨)。
這部電影的善惡立場並不是相當的明確(小丑除外),壞人違法而好人也不一定守法,但是在你陰我、我陰你的過程中,雙方都沒有討到什麼好處,犧牲也不遑多讓,就像是老美跟他口中的「邪惡軸心」,兩邊都倒楣,誰得利呢?
就是那個存心搗亂的小丑啊!(戰爭中誰會得利呢?)
Nolan這一次沒有像Tim Burton的【蝙蝠俠】一樣把小丑送便當,而小丑的人性實驗也意外地在那兩艘「善惡分明」的船上失敗收場,這樣的結局,可能也是Nolan為反恐戰爭所提出的解套吧!
1 comment: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