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觀影】權力風暴—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權力風暴【Lions for Lambs】
導演: 勞勃瑞福
編劇: Matthew Michael Carnahan
演員:湯姆克魯斯、梅莉史翠普、勞勃瑞福


過了這麼久才看這部電影,不過現在看才特別的有感覺,雖然講的是美國但點點滴滴卻深入了處在台灣的我心中。

歷史推進到這裡,對很多國家來說真是一個「囧世代」,尤其是台灣,大家悶得不得了,從希望相隨到馬上好...台灣人真的越來越像以色列人期盼救世主的降臨,但很不幸,到目前為止我們仍在曠野中盲目的徘徊...

有人問,為什麼?台灣這幾年會惡化得這麼嚴重呢?
我想這絕對不能怪小布希一個人,也絕對不只是「難道我錯了嗎?」這麼明顯的問題,更不會是漸漸好的問題;那麼是什麼問題呢?

看完這一部電影,我只能請這三位國際巨星告訴你—這是每一個台灣人的問題。

我本以為會英文的美國大學生會比較有「國際觀」,但感謝本片讓我知道,原來把咩、聯誼、蹺課絕對不只有英文很爛的我幹得出來...比起身在明尼蘇達洲不知道自己北方是加拿大的老美大學生,我還可以很有信心的說,台灣的北方是提供我國愛情動作片的出口國—日本,而在我的西方是比前總統還愛台灣卻有暴力傾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至於南方則是提供推動台灣經濟基礎建設無名英雄的菲律賓,也是瑪麗亞的故鄉。

不過,這一點也沒啥好驕傲的...
因為即便美國人民搞不清楚他前後左右有誰,這個偉大的國家卻可以派人將鄰近國家的總統架走或是做掉,跟我們一直很怕被兄弟之邦斬首的中華民國政府相比,美國人最好還是不要認識太多國家會比較好。

回到電影,我很喜歡勞伯瑞福這一支線的故事,它串連起整個情節還有整個故事的重心,從一個對課業冷淡還有漸漸失去熱誠的大學生跟一個曾經經歷美國6、70年代的老教授間的對談,我看到了「老反叛」與「新反叛」的對話,看著身處在物質享受最好、最安逸的新世代,老反叛不禁訝異為何面對這個世界新世代怎能夠安安靜靜地袖手旁觀?

這是一個很老掉牙的問題,但卻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新反叛給了老反叛一個很「世故」的回答:「又怎樣呢?這個世界不就是這樣!能改變什麼?你號召我出來又能改變什麼?」而這樣的回應與其說是答案,倒不如說是新反叛對這一切的茫然,還有他希望老反叛可以告訴他—「該怎麼辦?」

這一橋段很明顯的點出勞伯瑞福對當今的美國社會提出的一個大問哉,也是對整個新世代所提出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們要袖手旁觀?」

當然,勞伯瑞福也想要做個回應,以一個老世代的身份回應這一個問題,他以兩個弱勢年輕人的故事去衝擊這一個大學生,讓他去思考,也讓他去喚醒一顆漸漸麻痺的良心...

而在阿湯哥跟梅莉姐的對話裡,也展出梅莉姐這個老世代的自我反省跟媒體沈淪的現實,這一支線的故事其實真的很適合台灣黨外或是學運世代的老反叛去省思的,在這段時間,這一個老世代的沈淪也是相當可怕和令人痛心的,至於媒體...我想就不需要在多談了~唉...

電影的結尾是相當沈重的,兩個年輕生命的奏逝,在高層的眼中確實就像是螢光幕上的兩個小黑點,但是對絕大多數的人民來說,這兩個小黑點卻是格外地不同,而要怎樣避免這樣的年輕生命繼續消逝在螢光幕前?

這應該是【權力風暴/Lions for Lambs】留給我們的課題,也值得身處在台灣的我們應當好好思考的問題。

Sunday, September 14, 2008

【觀影】我的左派老師—加油好嗎?

我的左派老師【Half Nelson】
導演: 雷恩弗萊克(Ryan Fleck)
編劇: 雷恩弗萊克(Ryan Fleck)
安娜巴頓(Anna Boden)
演員: 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
莎莉卡艾普斯(Shareeka Epps)
安東尼麥基(Anthony Mackie)




曾經參加過學運世代的人,如果不是成為今天檯面上那些鎂光燈下的政治人物,那麼,他們會去哪呢?當教授、律師、某個團體的核心幕僚...但如果都不是呢?還會有熱情嗎?
還會願意在角落裡為了公義繼續挺身作戰嗎?還是選擇另一種方式跟這個社會對抗?抑或是,融入這個社會...消失無蹤?


這是一個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一場不對等的對話,卻讓我們在進一步去思考另一種改革的方式,另一場和階級社會的鬥爭...戰鬥,有時候—是用柔軟的愛與接納來戰勝的。

主角—丹,是一個有著「60年代思想餘毒」的年輕歷史老師,他不理會校長要他講授死板、教條化的公民權利,對著班上多數是弱勢族群的學生探討黑人平權運動、美帝在拉丁美洲的惡行,用著學生可理解的方式來探討歷史的頃軋,在看似熱情下,丹卻依賴著毒品來幫助他擺脫他人生中某種失落的感覺。

丹,這個角色很吸引我,在戲劇中他夾雜著無奈與理想的矛盾,他努力地想要做些什麼—可是卻不知道怎樣做才是他想要的,即便他投入基層的黑人社區當個教師,努力扮演好一個老師的角色,想要在這個角色中做些不一樣,但是在他心中還是會有一個聲音不停地問著他—你在幹嗎?你到底在做什麼?

所以,當他聽到前女友要結婚的時候,他崩潰了。
我很喜歡他和前女友的那段對話,這段對話說盡了一切也說盡丹的心聲,可以說是懷抱理想色彩的反叛者跟這個大世界的對話...

「有些人改變,有些人真的變了」
「是啊,但不會是我,我是一個混蛋」
「不,你不是,你只是一個大小孩而已」
「對啊~一個大混蛋小孩」

或許,對於一個穩定發展和運作的社會中,存在著一個老是想改革的搗蛋鬼,對整個社會來說,不就是一個臭小鬼嗎?我們看現在殘存的一些社會運動或是個案行動,如樂生、溪洲部落、反蘇花高...等,在台灣社會裡面對於這群反抗者不也是添加那些許的污名或是拿他們當作妨礙發展的搗蛋鬼。

而這個社會的成員之所以會這樣,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或是不能理解反抗者為何要反抗,就像是丹回家慶祝節日那時候父親與他的對話...

「教教我丹...教我一些黑人英語,就你在動物園裡面教他們的那些,告訴我怎樣用黑人英語說『混蛋』,哈哈」 「嘿嘿嘿。丹別生氣...你知道嗎?...丹,我很愛你的,你知道嗎?」
「我知道,我知道」
「很好,很好...」

這樣的對話,或許在那些參加抗爭運動的人—尤其是符合社會化標準家庭的少年,聽起來特別有感觸—父母一定都會問說為什麼不好好唸書、賺錢...幹嘛去為那些病人、原住民爭取有的沒的?你知道嗎?爸媽希望你好好唸書、工作,不要想太多,我們是愛你的,聽話孩子~

我想絕大多數的人在求學歷程裡面,很少會有師長告訴你一些課本外、考試外的事物或是價值觀,在唸書的時候,除了課本外,你不需要知道核四、蘭嶼、秋鬥、工殤...許許多多這個社會曾經存在過的名詞,所以,絕大多數的我們就是在這樣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裡長大—唸書、工作、結婚、生子......很多事情也離我們很遙遠,即便這些事情發生就發生在身邊。

我們也一直到最近的經濟不景氣,才開始慢慢的驚覺到我們這個社會有多麼大的差距,這環境有許多可憐的人,這個世界不是努力以赴就能夠有所成就的。

現實的殘酷,往往讓逐夢者破碎而退縮,丹的用藥生涯或許也反映了一種60年代殘存的晦暗,就像是那時Woodstock音樂節一樣,在迷幻藥、大麻與搖滾樂所堆建出的愛與和平,在後來的歷史爭論裡,有人認為那是一個為人類進步而奮鬥時代中一個光輝的時刻,但也有人卻諷刺地認為這象徵著一個純真年代的結束—但不論如何,毒品終究是成為一個社區敗壞的指標物品;而用藥者也因著刑事政策飄盪在罪人與病患間。

在面對現實與夢想破碎的時刻裡,救贖究竟在哪?

德蕾—一個單親黑人女孩,母親是一個被醫院凹到爆的護理人員,在一場籃球賽後發現自己的老師(丹)竟嗑藥嗑到昏頭,而也因為這樣成為彼此間不能說的秘密,而更戲劇化的是,賣藥給丹的藥頭卻正是德蕾哥哥的好朋友,這藥頭也用盡辦法讓德蕾成為家族的一員好替他們運送毒品,丹知道後一直想要將德蕾拉回一個正常的道路,就如同他曾將幫助一位女孩進入大學就讀,但是,自己就是一條毒蟲的丹,在德蕾面前卻往往不能夠成為一個很正面的說服者,不過,丹也是試圖去改變和拉回德蕾,而德蕾也嘗試著回應丹,只不過在他們兩個的心底深處,卻有個難解的結和不想被挽救的靈魂...

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一個沈溺在毒品的煙霧中、一個在街頭冒著被捕、被殺的風險運送著毒品...

就在,故事將陷入一個人生宿命的無奈結局時,他們卻願意回到最初,坦率地看待自己,並且接受對方的支持與援手,在最後一幕畫面裡,兩個人一起坐在沙發上,一種充滿平衡的和諧感,或許,每個人生命中的救贖無非是給予他人一個相對的機會來進入你的生命中—來瞭解你,也給自己一個機會讓別人來幫助你。

而面對這一個現實世界,彼此扶持、幫助跟接納,不也是一種反抗嗎?

理想不死,只是尚未團結。

  • 2007 奧斯卡影展_最佳男主角提名(雷恩葛斯林)
  • 2006 日舞影展評審團大獎提名
  • 2006 盧卡諾影展_評審團大獎
  • 2006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獲得最佳新導演、最佳女配角獎
  • 2006 獨立精神獎六大提名包括最佳影片 獲得最佳男、女主角
  • 2006 國家影評人協會_最佳男主角(演技突破獎)
  • 2006 舊金山、西雅圖、斯德哥爾摩等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 2006 高譚獎(Gotham Awards)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獎

全球超過八十個電影機構網站、影評人評選本片為2006年度十大最傑出電影

  • 美國電影協會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 紐約終時雜誌 Time Out New York
  • 美國新聞週刊 Newsweek
  • 波士頓全球報 Boston Globe 
  • 電影視野 Cinema Scope 
  • 娛樂週報 Entertainment Weekly 
  • 電影評論 Film Comment 
  • 洛杉磯時報 Los Angeles Times 
  • 多倫多星報 Toronto Star 
  • 爛番茄網站 Rotten Tomatoes.com
  • 紐約影評人團體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觀影‧太后】海角七號

以下是王太后駕臨本格的賜文,為海角浪潮繼續前推
總之,【海角七號】真的是一部近年來相當不錯的一部好電影
希望大家可以到電影院去支持國片,也支持夢想~
—宣讀太后懿文,來賓請關機—

人生中的缺憾是什麼?
沒有結果的愛情、無法傳達的思念、失落的地址、破碎的夢想…….
「海角七號」以七封遲來的情書為主軸,
故事最早的開端在南國驕陽炙人的恆春,流離的年代造成相愛的兩人彼此分隔,
彼此的生命似乎也留下了一部份在對方身上,似乎再也無法完滿。
然而時光荏苒到了現今,仍然有一群人懷抱著各自的缺口生活在這裡,
上一個世代的遺憾似乎還沒說完,下一代的故事又將如何繼續?
古老的地址串起每個主角的故事,
時代不同了,人們卻仍要面對相同的問題:
帶著生命過往中的不完美,我們要用怎樣的心情繼續往前行呢?

電影中,代表意有所指的對阿嘉說:
「牧師說,上帝看亞當一個人生活不好,所以祂才造女人讓他們互相陪伴。」
他點出的,也許就是問題的解答——關係。
電影裡的角色,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完美的部分,
夢想破碎的阿嘉、沒有舞台的茂伯、暗戀老闆娘的水蛙、老婆離家出走的勞馬、業績不佳的馬拉桑、父親不在身邊的大大、不被重視的友子,
臨時湊合的一群人,怎麼看都像是雜牌軍,
然而就在彼此生命的碰撞和磨合中,人生也這樣莫名其妙、吵吵鬧鬧的前進了。
雖然水蛙還是只能遠遠的看著老闆娘、勞馬仍然思念著離家的魯凱公主、友子蘊積的無助和不滿爆發……
杯觥交錯後,夜深人靜時,還是必須面對白日所隱藏的傷口,
但太陽會升起,海潮依然漲落,困難不會平白消失,日子還是要過,
然而至少還有力氣發洩憤怒、至少還有熱情站在舞台上、至少對樂團還有期望——沒有人真正放棄。
不是因為問題有了解決、不是因為事態有了改變,
而是人們聚在一起,彼此就會傳遞生命中的力量與盼望。
何必定睛於生命的缺口呢?
認真的活下去,失落的情書也許有一天就會在某個黃昏出現,
帶著另一個美麗的故事。

就如友子對這個樂團的不滿:老的老,小的小,
但上帝不會無緣無故把不相干的人攏在一起:
阿嘉好像是全團的台柱,但卻是全團中最逃避和軟弱的人;
最老的茂伯卻是對表演最火熱和堅持的一個:我不管啦,反正我一定要上台!
而最小的大大卻總是帶給他人溫暖和鼓勵:不要緊張!
在上帝的眼中,這個樂團完美得不得了,因為只有祂看到人的內心。

代表在電影中很感慨的說,大家都來恆春,辦活動、辦春吶,
但留給當地人什麼?留下滿地的垃圾。
他所說的,是否也是導演心中的嘆息呢?
也許春吶等活動帶來了人氣、經濟,然而在當地人的眼中,
其實只不過把這片好山好水當作舞台一般的租借出去,
活動沒有和當地的風土連結,無法深植於土地,熱鬧有了,收入增加了,
而人潮散去後,仍然無法留給地方任何的益處。
台灣在知識、經濟、文化的現象亦若是。
藉著大陸客、翻唱歌、西方理論所建構出看似榮景的多元文化,
喊著接軌國際的口號,但軌道的另一頭卻連不進台灣,喧鬧過後能留下什麼?
但演唱會的第二首歌——海角七號,
用月琴、手風琴,這些當地人常用的樂器,演奏出充滿南國風情的樂曲,
也許這就是代表想要的一個「在地樂團」吧?這就是導演心目中的在地文化吧?
深深的扎根於這片土地、貼近當地民情的樂團,
演奏出自己的歌、訴說著自己和這片土地的生命。

「海角七號」也許更透露出一個新的眼光。
電影中已不見國片屢見的暗沉色調、蒼涼的長鏡頭,
人物說話時,鏡頭貼近捕捉他們的神韻,
讓觀眾感到他們似乎就在面前,性格與生命力躍然呈現,
茂伯、代表、水蛙、勞馬、馬拉桑……,
好像就是我們生活周遭熟悉的老鄰居、地方代表、業務員,
這樣的視野好像要告訴觀眾,在思考過去與未來的同時,
我們似乎可以不用再冷冷的看著這塊土地,
不必再帶著灰色的眼光,不需要再定睛於它的寂寞、孤愁與濕冷,
我們可以在陽光下勇敢的活著,
即使下雨,我們也可以期盼上帝所應許的,雨後的彩虹。

Tuesday, September 09, 2008

【觀影】海角七號—國片您回來啦!!



導演:魏德聖
演員: 茂伯、范逸臣、田中千繪、中孝介、林曉培、梁文音


從【練習曲】後,我覺得另一種新型態的國片將會誕生,將會帶來一股上升氣旋
按~終於讓我等到了啦!!*\(^^)/*

其實,很多人的印象對侯導的長鏡頭跟時代悲情題材一直揮之不去..
再加上曾經「惡化」國片很長一段黑暗時期的低俗搞笑片,一度把國片勒斃..囧
當然在海外揚名的蔡導雖然也撐起台灣電影的一小片天空,但是這樣的盛名卻不見得能夠在台灣市場中存活...

不過,我們不能忘記的是—要感謝前面提到的這群台灣電影人的努力不懈,才有爆發能量的累積!
【海角七號】似乎像基甸的號角一般,為新世代的台灣電影吹起一陣復興的氣息,就如同茂伯在舞台上彈起的月琴聲一樣,雖然是古老的,但是新的舞台、新的世代、新的火花,讓月琴的聲音再度響徹台灣的雲霄—靠,有這麼熱血嗎?!

沒錯!就是這麼熱血! 還記得嗎?
看電影是很快樂的!

「操你媽的台北!」
一句髒話,加上砸碎的貝斯...
很難說,這句話不是導演為台灣電影所罵的
但是我想,這個台北所代表的並非台北,而是象徵著國際化都市、強勢主流文化、花無百日紅的現實流行文化...在那樣一個連房子都要爭相比高的地方,今日的新光大樓不也曾是昨日的101呢?
很多人、很多夢想,都在那裡燦爛過、奮戰過,卻也,也摔落、也破碎...
這是一個現實,一個大時代的潮流
誰能擋得住?大至日本帝國,小至一對異國情侶...甚至是熱鬧一時的國片。

或許在潮流下是這樣,但是有些本質跟價值永遠是中流砥柱的—就像是60年前的那份愛情一樣!
對於台灣、對於台灣影像,有些人用了一輩子去奉獻跟奮鬥,無非是那一份「愛」

片中有許多愛的呈現,男與女、神與人、人與土,有這社會所讚揚的,當然也有倫理上所禁斷的,但不管是怎樣的一段感情、一段故事,那些人、這些人能夠這麼努力的活著、堅持著...或許,也就是那一份割捨不了的愛。

【海角七號】用著很老梗的要素卻說著不一樣的故事,說你、說我、說電影、說台灣、說環境、說剝削、說神、說一段很熟悉的故事...

成就與完全,在這部電影裡面有很大的體悟與著墨
用幾個人的感情說著這世界一開始的不完美與罪,在那些神或倫理道德所喜悅與不悅的動機與情愛的糾葛下,人努力著去找出一種complete的方式,一種彼此間的心領神會或是更激烈的表達—妳留下,或是—我跟妳走。

神所要的是什麼?保羅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我想那太膚淺了
神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耶穌說的:我給你們最後的誡命,就是要彼此相愛。

愛又是什麼?!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我說,是彩虹。

當神用洪水懲戒世人後,祂給挪亞一個新約—
神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不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有肉的物了。
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

這是聖經上所說的,這就是愛。
讓彼此不再擔憂被滅絕、但也不是容忍罪,只是罪的審判在於神,不在於人。
而人與人之間,所需要的便是相互的融合、寬容、甚至是—給予一個舞台,讓對方活得揮灑亮麗
就像是在搖滾的舞台裡,月琴—是那樣的一枝獨秀(月琴:幹!我是國寶咧!)

現在的台灣正需要著沒有彼此的嘉年華慶典
那些老舊、俗不可耐的東西—也是有著意義與價值,就看妳願不願意給他們舞台
人都會犯錯,沒關係,不要在犯了,也不再恨了,活在愛裡,彼此幫助吧—一天到晚的謾罵,是組不起樂團的!

寫到這裡又開始胡言亂語了...總之

國片,您終於回來啦~~

Tuesday, September 02, 2008

【觀影】蝙蝠俠:黑暗騎士—Why so serious??

蝙蝠俠:黑暗騎士
導  演: Christopher Nolan
演  員: Christian Bale、Michael Caine、Heath Ledger、Gary Oldman、Aaron Eckhart、Morgan Freeman、William Fichtner

『Why so serious??』
從看完電影到現在已經一段時間了,我一直很喜歡Nolan所營造出來的這種灰色調調,雖然以前的蝙蝠俠系列也是保持著這個黑暗騎士應有的暗色系,但不過,這一次所營造出來的卻是更貼近這個現實世界的灰暗。
Heath Ledger扮演的小丑應該會在影史留下一個瘋狂與兇殘的經典地位,雖然扮演瘋狂一向是Jack Nicholson的強項,在【蝙蝠俠/Batman】裡,Jack Nicholson所扮演的小丑那種瘋狂與混亂的展現相當充分,但或許在現在的觀影者來說總多了那麼點
「戲劇化」的誇張,而Heath Ledger的小丑卻展現出一種較具「真實性」的瘋狂,沒有太多誇張的動作表示,只憑著瘋狂作為、挑戰人性的言語跟想法和偶爾舔著嘴唇的異常感,反倒讓我們更能接受這樣的一個小丑,也讓蝙蝠俠在Nolan手中跟Heath Ledger的表演下—成為一部真正的「成人電影」。

透過大量的爆破場面,Nolan似乎要以這樣的爆炸性喚起911帶給現代人對於「恐懼」和「恐怖」的印象,即便是為了政治或是宗教為行動信念的恐怖份子就如同Heath Ledger的小丑—是那麼喜歡混亂跟操弄人性,比起Jack Nicholson的小丑總有著「莫名死忠」的壞蛋小跟班比起來,這一個世代的小丑跟班有了參與小丑瘋狂行動的動機與理由,與其說,Heath Ledger把小丑演得令人害怕,倒不如也將掌聲賞給Nolan讓這群高譚市的罪犯有了從事犯罪的動機與立場,也進而讓小丑可以玩弄著黑白兩道的人性...呈現了在後冷戰時代裡潛藏在任何團體、族群、國家、利益群的「陰謀者」這樣一個角色。

【蝙蝠俠:黑暗騎士】創造出這樣的一個小丑無疑地也讓恐怖主義氣氛瀰漫的這一個世代,去重新省思「混亂」和「崩解」無非是源自於對人性負面的假定與猜忌,而小丑也從開始到最後所做的每一場人性大考驗也是這樣地推定並預料出那種混亂的結果和崩解的人際關係,這也導致連黑幫份子對小丑也是相當的頭痛,畢竟只有如小丑般瘋狂的人才會喜歡這麼混亂的世界—而這也讓小丑成為本片中最「單純」的角色,象徵著「純粹的惡」。

但與其繼續跟許多觀影心得著墨在小丑、蝙蝠俠跟哈維的心理探討,我寧可大膽地推測Nolan應該是假小丑之手行探討911對美國人影響之實,為何呢?我想可以看看這一張海報,這一張蝙蝠俠站在具有911意象的失火大樓前,是不是有點意味,再想想電影中小丑喜愛用炸彈跟火焰來製造高譚市的恐慌,實在不能不去朝911來思考,Nolan很有可能意圖用這一部電影來呈現迄今影響仍存在全球的重大事件,對美國社會所造成的衝擊還有秩序的破壞,也大膽地揭露出政府公權在面對這樣的衝擊時,也可能打破既定的規範—就像是蝙蝠俠違反司法管轄權將幫助黑幫洗錢的人捉回高譚市一樣。

但在這部電影裡面,真正代表美國政府的倒不是無敵的蝙蝠俠,而是如同太陽神阿波羅般英俊勇敢的白色騎士—丹特哈維,而蝙蝠俠呢?哈,大概可以代表任何一個情治單位吧!FBI也好、CIA也罷,這一個可以承受世人罵名的「黑暗騎士」,所以這位「有錢」的黑暗騎士當然可以像任何一個情治單位一樣,用大量的金錢去研發打擊犯罪所需要的物品,包括電影最後那一套嚇死人的手機監控系統,這也透露出自從911之後,美國社會就進入一種政府強力侵犯基本權的無可奈何現狀,或許,Nolan也認為這樣的老大哥系統不應該存在美國社會之中,但不幸的是,在「立即且急迫」的危機情狀存在下,這樣的一套系統似乎成了打擊恐怖小丑的必需品。

我個人覺得,蝙蝠俠在丹特哈維掛點後把醜陋的半邊臉轉到俊秀的半邊臉的動作其實也相當寫實地呈現美國反恐戰爭中所需要的「美國政府」—正義、光明和希望。

所以即便這個「雙面人」違法地幹掉幾個內鬼,蝙蝠俠也得去背下這個黑鍋,畢竟這也是讓反恐戰爭繼續存在的唯一理由—為好人復仇,或許,哈維也就是代表著世貿大樓裡那些無辜的罹難者跟「被欺負」的美國布希政府(即便布希家族的底不乾淨)。

這部電影的善惡立場並不是相當的明確(小丑除外),壞人違法而好人也不一定守法,但是在你陰我、我陰你的過程中,雙方都沒有討到什麼好處,犧牲也不遑多讓,就像是老美跟他口中的「邪惡軸心」,兩邊都倒楣,誰得利呢?

就是那個存心搗亂的小丑啊!(戰爭中誰會得利呢?)

Nolan這一次沒有像Tim Burton的【蝙蝠俠】一樣把小丑送便當,而小丑的人性實驗也意外地在那兩艘「善惡分明」的船上失敗收場,這樣的結局,可能也是Nolan為反恐戰爭所提出的解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