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3, 2007

【觀影】口白人生—人生的幸福

片名:口白人生
導演:馬克福斯特
演員:威爾法洛
瑪姬賈倫菏
達斯汀霍夫曼
昆妮拉蒂法
艾瑪湯普遜


孔子說:三十而立,沒想到,我也快要面臨這個生命中另一個階段的新開始,從懵懂的幼年、白天教科書夜晚淺蒼舞的國高中,到總是在歡樂學習與國考間拉扯的大學、研究所...我想,到目前為止,我的人生—So far so good,但是在心裡面卻總是有個聲音常常有所疑惑...

【口白人生】的劇情其實要說老梗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在故事設定的創新上也是不錯的突破,或許這部電影除了具有小品應有的「韻味」外,看著艾瑪湯普遜在片中精湛的演技其實就滿值回票價了,老達本來就是個老戲精但是限於角色關係發揮的地方可能少了點但在這部片的表現也頗具存在感(另一個頗具存在感的配角應該是【豪情四兄弟】那個醉鬼律師),當然囉!裡面次要女角瑪姬賈倫菏依然亮眼(自從看完【世貿中心】後我就愛上她了),至於主角嗎?呵呵~也不錯啦~平淡得很極致(這應該也是演技好吧!哈哈),所以,這部片整體的表現上,我給予小品裡面算是四顆星的評價,不過就搞笑來說還是要以【命運好好玩】那種哭笑不得為五星級代表。

【口白】很簡單,敘事很平實,就像是艾瑪湯普遜在片中飾演的平實派小說家一樣,用著細膩的文字去鋪陳故事劇情的起伏,在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個平凡不過的人,一個單純的國稅局公務員,天天過著一樣的生活、做一樣的事、維持著一定的步調—直到這個模式被打破。


我個人亂喜歡這個畫面,很寫實地表現出生活被打亂的吶喊,有時候,我們偶爾習以為常的生活裡,出現了一些變化讓我們手足無措,或是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時,吶喊—常是我們最初的反應。


平凡的主角—Harold後來得知他有會掛掉時,他開始替自己的生存來奮戰,但是他卻希望別人來告訴他該怎麼辦?也被這樣的恐懼禁錮了他的生活。當他陷入這樣的困境時,幫助他的文學教授這樣告訴他:

那就任意生活吧!去吃好吃的鬆餅。

沒錯,在生死交關下這句話有點太過於冷淡而不近人情,雖然就算是目前看來的生活發展是個悲劇但突然就要結束,對任何人來說都未免太過殘忍,但是,難道生命就算剩下一天,真的只能束手無策嗎?不是的,先去吃塊好吃鬆餅吧!吃完之後,就會發現那麼誘人的奶油香、外表酥脆裡面綿密的口感,再加上蜂蜜或是煉乳,哇!就算生命剩下一天,有差嗎?

好好生活!珍惜每一份小小的幸福與快樂

如果,生命就都預定好、一塵不變,而無法去感受到一杯拿鐵的溫暖、一塊餅乾的甜蜜、一抹微笑的幸福、一個故事的意義、一份禮物的分享...一個轉角所不一樣的景色時,那麼,這樣的生命算是活著嗎?

Harold從那時候,放開了心也打破了過去的慣習,他才知道改變並沒那麼可怕,反倒讓他見識更多、得到更多,不再一個人吃晚餐、學會了吉他,也把到了正妹。

為所當為,時候到了無庸害怕

當Harold知道自己的死亡是為了讓這位小說家創造出空前的鉅作,那麼該怎麼辦呢?這裡的聖經梗用很大(不過歐美文學或是創作大多會表現出聖經中的故事與精神這是很難免的),跟耶穌一樣當祂知道祂的生命將要為這個世界的人來犧牲時,說不害怕是騙人的,因為在耶穌受難的前夕,祂是這樣的祈禱:「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但是接下來祂卻是這樣祈求:「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所以,耶穌並不是不害怕而是知道生命將要怎樣的捨去—這是一種愛,一種大愛,讓所有基督徒悔改的愛,因為有人為他們捨了。

Harold看完小說家的作品後,他領悟到他的生命以及意義,也瞭解到這部作品對於小說家的意義,或許是天意,總之就是這樣的陰錯陽差,他的生命竟然和小說發生了關連,Harold最後並沒有逃避這樣安排,因為他成就了某些價值,他接受著一切,也接受著命運...

重返應該繼續的人生...「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路加9:24)

呵,主角最後怎樣呢?去看電影吧!
因為看電影也是生命最美好的一件事。

1 comment:

janeey said...

我也喜歡這部片
主角原本平淡無味的生活,
就在不經意的口白陳述,
讓他感受到生命的脈動,
轉換了對自己人生的態度
很棒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