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8, 2008

【觀影】投名狀—嘴砲是對的

導演:陳可辛
演員:李連杰、金城武、劉德華、徐靜蕾

這一部電影,絕對是男人的熱血片,說清楚了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

俗話說的好: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但是後人確有卻寫實的註腳,他們是這樣說的:
「你穿我衣服,我斷你手足;你斷我手足,我穿你衣服」

我卻這麼說:
「做兄弟是一輩子的,上女人是一下子的,但是男人往往為了一下子賠上一輩子!」

以上只是嘴砲。純粹的嘴砲。男人間的嘴砲...就像是這一部電影XD

電影一開始

龐青雲用裝死來逃過一場殺戮,而他不敢老實說也羞愧難言,所以,他運用情義的詞彙來掩飾羞辱,用對魁字營的毀約背信來移轉他的苟活,而唯一知道真相的人並不是在沙場上跟他以命相許的弟兄而是躺在床上的弟妹—蓮生,二虎的女人。

這就是男人...男人最深沈的秘密
只有床上的女人知道

但是,能知道多久.....不知道。
至少在這裡,是一個誠實的龐青雲—沒有嘴砲。

但是,為了繼續活下來,嘴砲是需要的!

記得在第一場硬仗
面對太平天國的幾百隻洋槍巨砲
得要兄弟賣命前衝200步
那時候「搶錢、搶糧、搶娘們」可喊得震天嘎響...
龐青雲啥都沒有說一聲,因為先前他說
「當匪我們要當最大的!」

然而,當攻下城後
小狗子搶起娘們被捉包要被砍頭那一當下,
二虎跟午陽趕緊起來打圓場要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時

龐青雲打起第一段感人熱淚的嘴砲:
「從前我做官的時候 在街上看見一個補快 抓著一個窮人 見著就打
打的遍體麟傷 渾身是血 沒有任何理由 就是因為他窮
而這個窮人,並沒有怨言 好像一切都是天公地道的
從那天起我就發誓 如果我做主,這種事決不能再發生
你們投軍是為了不讓別人欺負
現在我告訴你,不只我們不能讓別人欺負
全天下的百姓,一樣不能被別人欺負」

好啊。你都可以說得這麼慷慨激昂了,那也只好「大哥是對的!」

不過,話才剛說完不久...
龐青雲就下令在蘇州城裡屠殺四千百姓...
才剛不能讓全天下的百姓被欺負時,他卻先欺負了起來
怎麼辦?嘴砲啊!你說能怎麼辦!
「四千人,拿起槍,就是四千個兵!」
「兵不厭詐!這就是戰爭!!」

能怎麼辦?老話一句...
「大哥是對的!」

好啦,終於大事底定,龐可以任兩將總督行天下事後
為了塞住朝廷老賊那句:「山字營姓趙啊!」
以及跟蓮生的秘密戀情...
要殺二弟時...

他又兩淚縱流地打起一段「安心上路」的嘴砲
好吧!大哥是對的!

看著龐青雲
再看看趙二虎跟姜午陽

我好像看到電視裡面常常播的一個畫面...

一個高高的台子,一個人拿著麥克風慷慨激昂的講著
台下一堆人,拿著X字營的大旗(最近應該是長字營跟九字營)
然後就...「您貢安內對唔對?!」



大哥是對的!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趙二虎把饅頭拋在地上喂豬般招募同黨,除了把臉譜化義字掛在胸口上,不覺得他對兄弟特別有情義. 當賊匪呢,搶軍糧一段可見其殺人凶捍. 漁網一扔,小兵成了俎上魚肉,任另其宰割; 為立一個無謂儀式冷血殺掉無辜百姓 ; 屠城三天殘害百姓奸民女自覺天經地義. 殺人如麻的土匪頭子, 殺降現出婦人之仁. 因老大圍城一年吃糧吃到最後一天不得不死的敵人與其大講予腐義氣, 哭死過去...趙像個老憤青, 滿口仁義道德, 卻妄顧現實, 更恥笑的是婊子要立牌坊, 讓人傻眼 , 不符合常理.不真實..

個性刻畫淩亂, 前後矛盾百出, 趙不相信這位大哥,一次又一次反龐,更似大忠似偽,處處釋放出嘲諷的意味,釋放出惡毒的眼神. 無視戰爭謀略; 三軍之上,糧草先行;什麼是詐降; 農夫與蛇; 回頭圍城; 後襲突擊; 苦肉計; 伺機復仇等... 為一個認識半天的長毛首領而忘記圍城一年快要餓死的同袍為不義, 陷城外大屠場被城內人屠殺的戰場同袍於不義。

兵變 發餉 陷軍隊/戰爭/百姓于不義. 陷老大于不義, 會被控包庇屬下, 疑擅自封賞者中飽私囊; 陷隊中兄弟于不義, 會被上頭清算, 落個死罪. 老大多番忍讓是守投明狀及顧全大局, 基本上除了片末幾秒鐘說得很勉強 「或者大哥是對的」從來都不怎覺得趙把李當成大哥,或對大哥有半分瞭解及兄弟情, 所有是非就是趙先挑起來, 卻在最後獨自救人, 邏輯混亂, 這個情景是為了表現主題一廂情願硬安上來個廉價大義凜然,管他前後矛盾百出, 行為像不像一個當了十多年黑社會頭子

Anonymous said...

投名狀一些人物個性刻畫淩亂.. 蘇州長毛首領. 仔細想一下可笑.告知他是故意放進來的、煞有其事的比劃刀劍,撲到水池裏,來個羅曼蒂克死,不明白 可能吸了太多鴉片燒壞腦袋..歷史上蘇州被敵人攻城破城占城,屠十之二三,自殺十之二三,然後是瘟疫流行,蘇城人口去半,占城者何來無辜?蘇州糧倉已空 城內到了人吃人地步,赤腳大仙聽著男旦唱戲,滿嘴裏講著“我的字典裏沒有投降二字”顯得高風亮節,降的態度噯昧鬼詐,降也死不降也死,放兵出來吃糧吃兵 為搶糧而大開殺戮行為,趙二虎刀下多少無辜亡魂應該最瞭解,還在裝B..

趙二虎把饅頭拋在地上喂豬般招募同黨,除了把臉譜化義字掛在胸口上,不覺得他對兄弟特別有情義. 當賊匪呢,搶軍糧一段可見其殺人凶捍. 漁網一扔,小兵成了俎上魚肉,任另其宰割; 為立一個無謂儀式冷血殺掉無辜百姓 ; 屠城三天殘害百姓奸民女自覺天經地義. 殺人如麻的土匪頭子, 殺降現出婦人之仁. 因老大圍城一年吃糧吃到最後一天不得不死的敵人與其大講予腐義氣, 哭死過去...趙像個老憤青, 滿口仁義道德, 卻妄顧現實, 更恥笑的是婊子要立牌坊, 讓人傻眼 , 不符合常理.不真實..

個性刻畫淩亂, 前後矛盾百出, 趙不相信這位大哥,一次又一次反龐,更似大忠似偽,處處釋放出嘲諷的意味,釋放出惡毒的眼神. 無視戰爭謀略; 三軍之上,糧草先行;什麼是詐降; 農夫與蛇; 回頭圍城; 後襲突擊; 苦肉計; 伺機復仇等... 為一個認識半天的長毛首領而忘記圍城一年快要餓死的同袍為不義, 陷城外大屠場被城內人屠殺的戰場同袍於不義。

兵變 發餉 陷軍隊/戰爭/百姓于不義. 陷老大于不義, 會被控包庇屬下, 疑擅自封賞者中飽私囊; 陷隊中兄弟于不義, 會被上頭清算, 落個死罪. 老大多番忍讓是守投明狀及顧全大局, 基本上除了片末幾秒鐘說得很勉強 「或者大哥是對的」從來都不怎覺得趙把李當成大哥,或對大哥有半分瞭解及兄弟情, 所有是非就是趙先挑起來, 卻在最後獨自救人, 邏輯混亂, 這個情景是為了表現主題一廂情願硬安上來個廉價大義凜然,管他前後矛盾百出, 行為像不像一個當了十多年黑社會頭子

螺絲起子不加DAVIDOFF said...

感謝不知名的格友留文分享,確實,這部電影改編後刪去的正史上的許多細節,畢竟滿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在案情真偽上本來就有不同的觀點,況且為了大陸市場符合「正確性」的需要下,這部電影也難免會這樣的呈現。

說真的,我覺得這一部有點像是古裝版的【喋血街頭】

不過您的分析也更進一步把電影角色的「人性」更進一步的深刻剖述。感謝!也請您多多分享囉!!